每次带娃去打疫苗,家长们总会陷入“选择困难”:免费疫苗按本子打就行,可自费疫苗到底要不要花这个钱?有人觉得“能省则省,反正免费的已经够了”,也有人担心“不打会不会让娃少一层保护”。其实自费疫苗不是“可打可不打”,尤其是这2种,能帮娃避开高风险疾病,别因一时舍不得,让娃遭罪又花钱。
先明确一个常识:疫苗的“免费”或“自费”,主要看国家财政承担能力,和疫苗的重要性没有直接关系。很多自费疫苗针对的疾病,发病率高、危害大,一旦感染,治疗费用远超疫苗价格,还可能给娃留下长期健康隐患。比如每年秋冬高发的轮状病毒肠炎,一个孩子住院治疗少则几千、多则上万,而接种轮状病毒疫苗,几百块就能帮娃避开这份痛苦——这不是“花钱”,而是“用小钱防大病”。
而在众多自费疫苗里,有2种是医生公认的“性价比之王”,建议所有宝宝都安排上,家长别犹豫:
第一种: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(简称“13价肺炎疫苗”)
展开剩余73%很多家长觉得“肺炎是小毛病,吃药就能好”,但其实肺炎球菌是婴幼儿肺炎、脑膜炎、败血症的“头号元凶”,尤其是2岁以下宝宝,免疫系统没发育好,一旦感染,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,甚至留下听力受损、智力障碍等后遗症。
根据疾控中心数据,我国5岁以下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中,约80%是由13价肺炎疫苗覆盖的血清型引起的。也就是说,接种13价肺炎疫苗,能帮娃挡住大部分高危肺炎球菌的侵袭。
• 接种时间:建议在宝宝6周龄(42天)时开始第一针,1岁内完成3针基础免疫,12-15月龄打1针加强免疫,越早接种,保护越及时。
• 为什么必打:对比普通肺炎,肺炎球菌性肺炎治疗难度大,常需要用抗生素,不仅费用高(重症住院一次可能花2-5万),还可能导致细菌耐药;更关键的是,即使治愈,部分孩子也可能出现肺功能损伤,影响长期健康。花几百块接种疫苗,远比后续治疗省心又省钱。
第二种:轮状病毒疫苗
轮状病毒是导致宝宝“秋季腹泻”的主要原因,传染性极强,通过手、玩具、餐具等就能传播,幼儿园、游乐场等场所更是高发地。很多家长以为“腹泻拉几天就好”,但轮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腹泻,常伴随剧烈呕吐、高烧,容易导致宝宝脱水、电解质紊乱,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。
我身边就有宝妈踩过坑:宝宝10个月时感染轮状病毒,一天拉10多次,高烧不退,最后脱水住进ICU,住了一周才好转,不仅花了3万多,宝宝瘦了一圈,家长也熬得心力交瘁。而接种轮状病毒疫苗,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,即使感染,症状也会轻很多。
• 接种时间:属于“口服疫苗”,建议在宝宝6周龄-32周龄内完成接种(不同品牌次数不同,一般是2-3剂),超过32周龄就不能打了,家长一定要记好时间,别错过窗口期。
• 为什么必打:轮状病毒没有特效药,治疗以“补水防脱水”为主,宝宝又不会说话,脱水早期很难发现;而且感染后没有终身免疫,可能反复感染。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轮状病毒腹泻最有效的方法,花小钱就能帮娃避开“拉到脱水”的痛苦,性价比极高。
除了这2种,还有水痘疫苗、五联疫苗(能少打8针,减少宝宝哭闹)等自费疫苗也值得考虑,但13价肺炎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,是从“疾病危害程度”“宝宝易感风险”“性价比”三个维度综合来看,最优先推荐的,尤其是体质偏弱、容易生病的宝宝,千万别省略。
很多家长纠结“自费疫苗太贵”,但算笔账就清楚:13价肺炎疫苗全程下来约1500元,轮状病毒疫苗约300元,加起来不到2000元;可一旦感染相关疾病,住院、治疗、家长请假陪护的成本,远不止这个数,更别说宝宝要承受的痛苦。育儿路上,“预防”永远比“治疗”更重要。
你家娃已经接种了哪些自费疫苗?有没有纠结过要不要打某一种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,也可以提出疑问,我们一起交流,帮宝宝筑牢健康防线~
发布于:广东省美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